【华安星安全资讯】半月精选集(2025.2.10-3.2)

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1:46  浏览次数:0

1.【政策法规】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
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,公布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,自4月1日起施行。《条例》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,维护公共安全,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。其中包括: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系统运行安全管理职责,履行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,建立健全管理制度,完善防攻击、防入侵、防病毒、防篡改、防泄露等安全技术措施,定期维护设备设施,保障系统连续、稳定、安全运行,确保视频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。


image.png


2.【政策法规】国家标准GB/T 45230-2025《数据安全技术 机密计算通用框架》正式发布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 根据2025年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(2025年第2号),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GB/T 45230-2025《数据安全技术 机密计算通用框架》正式发布。

image.png


3.【政策法规】国家网信办公布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》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 近日,国家网信办公布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》。该《管理办法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。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,规范企业数据处理行为。办法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合规审计,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合法合规。审计内容包括数据收集、存储、使用、传输等环节,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范围收集、滥用数据等行为。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实施。对于未按要求进行审计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,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
image.png


4.【安全事件】全球大量门禁系统配置错误,导致数十万员工敏感信息泄漏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 近日,欧洲网络安全初创公司Modat的研究人员发出警告:全球范围发现4.9万个配置错误的物理访问管理系统(AMS),导致数十万员工和组织敏感信息暴露在公网之下,涉及建筑、医疗、石油和政府等关键基础设施行业,凸显了现代企业安全防御中的致命漏洞。访问管理系统(AMS)是一种通过生物识别、身份证或车牌控制员工访问建筑物、设施和禁区的安全系统。全球数以万计的AMS接口未受保护,直接面向互联网。这些系统通常用于管理员工的身份验证、门禁权限和生物识别数据,但因配置不当,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详情、工作日程甚至生物特征数据被完全暴露。


image.png


5.【安全事件】ChatGPT Operator遭提示注入攻击,可导致用户敏感信息泄露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  近日,OpenAI旗下的ChatGPT Operator因存在提示注入漏洞而引发广泛关注。作为一款专为ChatGPT Pro用户设计的尖端研究工具,ChatGPT Operator具备强大的网页浏览和推理能力,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诸如研究主题、预订旅行以及与网站互动等任务。然而,最新研究显示,该工具可能被恶意利用,从而导致用户敏感信息泄露。


image.png


6.【安全事件】史上最大加密货币盗窃案:Bybit遭袭,损失超百亿
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 近日,加密货币交易所Bbit遭遇到一起攻击,导致价值超过14.6亿美元(约合105.8亿人民币)的加密货币被盗。攻击者伪装了签名界面,表面显示正确的地址,但实际篡改了底层的智能合约逻辑。据悉,攻击者被指为Lazarus组织,一个来自朝鲜的威胁行为者,也是最高产的黑客组织之一。Lazarus组织在2024年共窃取了340亿,占同期所有非法加密货币收入的61%。


image.png


7.【安全事件】大模型微调爆出致命漏洞:可导致模型“黑化”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近日,来自Truthful AI与伦敦大学学院的联合团队发现:看似人畜无害的代码微调,竟能让顶尖大模型集体"黑化",在非相关领域爆发系统性安全危机。研究者发现,将表面上安全的大语言模型(LLM)为执行某项任务(例如最常见的代码编写)进行微调时如出现偏差(例如输入的代码示例存在大量漏洞),会对模型在其他非编码任务中的输出产生负面影响。这一意外发现凸显了模型微调隐藏的巨大安全风险,立刻引发了AI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。


image.png


8.【安全技术】2025红队报告:AI被夸大,并未颠覆网络安全威胁格局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 据网络安全公司发布的《2025年红队报告》(Red Report 2025)显示,尽管人工智能(AI)在网络安全领域备受热炒,但截至目前,AI并未显著改变网络威胁格局,现实世界中的网络攻击仍主要依赖一组已知的战术、技术和程序(TTPs)。这一发现与媒体对AI作为“网络犯罪终极武器”的过度宣传形成鲜明对比,提醒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实际存在的、实实在在的网络安全挑战上。


image.png



9.【安全技术】安全事件发生后重建信任的六个关键
点击标题可查看详情链接

      无论是来自内部的人为失误,还是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,安全事件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打击。除了技术层面的挑战外,更大的难题往往是如何重建利益相关者的信任。作为网络安全的最高负责人,CISO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他们不仅需要果断应对技术层面的问题,更需要高超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,才能帮助企业重新赢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。该文总结了CISO 在重建信任应该关注以下六个关键点,包括提高事件的透明度、对问责制度保持敏感、防止客户流失、建立双向沟通反馈机制、提高一线响应团队的士气、实施更主动的事件响应计划。


image.png

联系我们